免费下载APP(ios)
获取更多线上健康服务
在30年来中国人全因死亡率排名变化中,因缺血性心脏病死亡的位居首位。
最近,25岁的《巴啦啦小魔仙》主演孙侨潞因为心肌梗死去世;98年的拼多多员工倒在了凌晨一点半的下班路上。
没想到刚踏入2021年,迎接我们的是这样的一个个接踵而至的噩耗。在离世后满屏唏嘘中,有一个被人们所忽略的东西。
那就是心肌梗塞年轻化。
舆论都忙着在逝者面前煽风点火,却忽略了最应该被重视的问题。
为什么才20岁出头,心脏就出现了问题?
心肌梗死本来是一种老年病,年轻人的患病几率低到可以忽略不计。
可是在当今社会年轻人的身体高负荷运转下,突发心梗的年轻人愈来愈多,心血管死亡率也快速上升。
而根据2019年的数据统计,仅仅孙侨潞所在的广东,40岁以下心梗发病率就已经呈上升趋势。
急性心肌梗死患者40岁以下发病人数为136人,其中年龄最小仅有20岁。
近年来大大小小的青年人心梗死亡事件也屡见不鲜。
2016年,春雨医生创始人张锐心肌梗死去世,年仅44岁,而他此前创办的,就是一家专注医疗的公司。
同样的,还有电台主播郭梦秋。
去世时年仅25岁的浙江电台主播郭梦秋在家中突发心肌梗死,抢救无效辞世。而她的死,就是因为工作压力引发的。
心脑血管专家关于这方面的言论,指出很大的原因其实就是当今一些年轻人生活状态有问题。
年轻人总觉得年轻就是资本,中青年,甚至是少年时期就开始抽烟喝酒,睡眠不足,或是工作上过劳,精神压力大。
而这些,就是心梗的主要诱因。
像孙侨潞在去年开始就酗酒,并且失眠,已经严重透支了身体。
所有的崩塌,从来都不是一瞬间,疾病更是如此。
另外一边,除了抽烟酗酒等等不良嗜好,熬夜也是当代年轻人特别严重的一个坏习惯。
熬夜造成的睡眠不足,也是心肌梗死发病的主要诱因。
如何预防
冠心病猝死占全部心源性猝死的90%以上,是导致猝死的主要原因。
因此预防猝死,其主要的目标是预防冠心病猝死,如果能做好冠心病猝死的预防,就能大大降低猝死的发生率。
预防心源性猝死有四道防线,这四道防线只要有一道防线不失守,就会大程度降低发生心源性猝死的风险。
01
第一道防线:防止冠脉斑块形成
斑块的全称是动脉粥样斑块,是存在于动脉血管壁上的脂肪团。
冠状动脉内的斑块是不定时炸弹。一旦斑块破裂,就会立即在相应的血管内激发凝血功能,几乎在瞬间形成血栓,将冠脉的某分支堵塞,导致心脏突发缺血。
即急性冠脉综合征,使患者处在危急关头。
故防止斑块形成是从根本上预防猝死的最佳途径。
预防措施:
科学的生活方式。包括科学饮食、坚持运动、摒弃恶习(最重要的就是戒烟)等,还要控制三高(高血压、高血脂及高血糖)。
02
第二道防线:防止斑块破裂
如果第一道防线不幸失守,患者冠脉上有了斑块,注意防护第二道防线——防止斑块破裂。
只要斑块不破裂,就不会发生冠脉综合征,多数情况下也就不会发生心源性猝死。
预防措施:
在科学的生活方式的基础上加上调脂药物,还应定期去医院检查。
调脂药物通常是带有“他汀”这两个字的药物。如氟伐他汀、辛伐他汀、阿托伐他汀等。这些药物可以起到稳定斑块,防止斑块破裂的作用。
03
第三道防线:防止室颤发生
患者的斑块破裂了,发生了急性冠脉综合征,还有第三道防线——防止室颤发生。
室颤是心脏停搏的一种类型,是心脏急性缺血时出现的恶性心律失常。
一旦发生室颤,患者的心脏失去了泵血功能,血液循环停止,患者此时已是九死一生。
故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后预防室颤的发生极其重要。
预防措施:
静、卧、服药、呼救。
需要注意的有两点:
1. 服药:冠脉综合征发生后,推荐患者口服的药物有三种:
①硝酸甘油:该药的作用是减少心脏负荷,扩张冠状动脉。服药后症状不缓解时如有血压监测,只要血压不低于平时,可每隔5分钟含服1片。血压低于平时、心率慢者不能服用该药。
②阿司匹林:作用是对抗血小板,减缓血压凝固。有出血倾向者、消化道溃疡者及对阿司匹林过敏者不能服用。
③美托洛尔:作用是降低心脏耗氧,防止室颤发生。心率慢(低于60次/分)、血压低于平时者不能服用。如无禁忌证,上述三种药物都要服用。
2. 呼救:立即呼叫救护车,并且强调需要带除颤器的救护车。如急救人员无除颤器,一旦发生室颤,医生也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。
另一方面,建议大家掌握 AED除颤仪(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)的使用。
这是非专业人士能用来抢救心源性猝死的有效方式,万一身边有人发生意外,我们就能及时施以援手,为医护人员的抢救争取时间。
04
第四道防线:心肺复苏
患者已经发生了室颤,在身边没有AED的情况下,还有最后一道防线——心肺复苏(简称CPR)。通过心脏按压等措施为患者建立血液循环,以终止死神的脚步。
预防措施:
立即拨打医疗急救电话,同时让患者平卧,为患者实施持续的心脏按压及人工呼吸,每按压30次,为患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2次。
心肺复苏操作不能停顿,一直坚持到专业急救人员到来,患者可能还有一线生机。
对于患有家族遗传性离子通道缺陷疾病的患者,预防猝死的方法除服药(如β阻滞剂等)外,有效的预防措施就是在体内安装植入式自动体内除颤器(ICD)。
一旦发生室颤,ICD会自动识别并立即放电除颤。
另外强调:在身边具有AED的情况下,优先使用AED进行急救;如果没有AED,紧急进行CPR,一边CPR一边等待高级救援或者AED到达。
写在最后:
熬夜猝死这种原本只会发生在「老年人」身上的事情,却逐渐年轻化。
一系列的熬夜猝死事件都在告诉我们,熬夜真的能要命。
无论如何,健康才是一个人最珍贵的宝藏。
年轻,从来都不是最大的资本,身体健康才是。
END
往期回顾:
阿兰贝尔︱喝水有讲究,如此“肾”好?速来领取最强饮水“攻略”!